長期犯頭暈的64歲婦人,接受貧血、低血壓治療皆不見改善,4年前就醫確診為小腦萎縮症。婦人頭暈的情形不同於一般,發作時只要稍微活動就很吃力,走路步履沉重且平衡感變差,由於神經統合能力不佳,往往需要花上一些時間「暖機」才能踏出步伐。此外,婦人吃東西還常常嗆到,還合併貧血、胃潰瘍、胃食道逆流等症狀纏身,苦
擔任誦經助念的65歲婦人,10年前出現眩暈症狀,一直未能獲得真正改善,最近兩年出現常態性頭暈,在姿勢變換時尤其明顯,走路無力、搖晃,平衡感也變差,甚至容易跌倒,還會感覺腸胃脹氣不適。進一步檢查後確診為小腦萎縮症,她得知罹患此症後意志消沉,但並未放棄治療,在經過中醫近3個月的診治,不適症狀已改善近3成
由王傳一主演的勵志偶像劇《失去你的那一天》,以真實故事改編,內容敘述男主角因家族遺傳,不幸罹患罕病「小腦萎縮症」,漸漸無法控制肢體,視線也變得模糊,卻不放棄追逐夢想的感人情節。小腦萎縮症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是一種很難醫治的病,不過中醫採多管齊下療法,能幫助病情延緩惡化,進而提升患者自理能力。
一直以來,小腦萎縮症都被視為不可逆的絕症,患病者往往像被判了死刑一般,對人生迷惘而消極。年僅40歲從事電子業的中年男子,3年前發現罹患小腦萎縮症,除了走路不穩、易跌倒外,還有眩暈,甚至伴隨嚴重皮膚乾癬的問題,也因此失業多時,心情相當沮喪,在接受中醫體質調理後,病情有了一定程度的好轉。
一名68歲小腦萎縮症患者已發病4年,說話口齒不清、舌頭僵硬、眩暈耳鳴、平衡感異常、無法久坐久站,手腳不靈活,走路會歪斜且會越走越快,加上高血壓、高膽固醇等併發症。日漸嚴重的小腦萎縮病症,已嚴重影響生活自理能力。但患者不放棄治療,在接受中醫體質內外調理約一個月後,病情得到改善。
還記得日劇《一公升的眼淚》劇中講述罹患小腦萎縮症的少女,身體功能漸漸退化,因無藥可醫而病情急速惡化的悲劇嗎?大眾對於小腦萎縮症的認知,普遍認為是無法控制的疾病,但就中醫的觀點來看,小腦萎縮症可以不是悲劇。中醫認為透過體質的調整,小腦萎縮症患者能提升自理能力並延緩病程。
一名55歲男子,10年前經常感到天旋地轉,站都站不穩,因此就醫檢查,經診斷為眩暈症後,一直以藥物治療但效果不彰。3年前在朋友建議下轉赴大醫院做核磁共振檢查,最後確診為罕見疾病「小腦萎縮症」。醫師告知他僅能以藥物控制延緩病情惡化,需要與病症和平共處,讓他難以接受。無計可施下只好轉而尋求中醫協助,治療後症狀改善很多,讓他重新燃起對抗病魔的決心。
罹小腦萎縮症的林子期,今年6月初克服不良於行的障礙,花了44天,推著裝載20多公斤行李的助行車,靠走路、搭客運及火車,完成環台壯遊的夢想
據統計,國內約有八千六百多位罕病病友,其中包括脊髓性小腦萎縮症的企鵝家族,成骨不全症的玻璃娃娃,黏多醣症的黏寶寶,重症海洋性貧血及苯酮尿症等
日劇《一公升眼淚》中,女主角罹患小腦萎縮症,生活歷經艱辛,也喚起大眾對小腦萎縮症的注意。超過三成遺傳型小腦運動失調症患者,無法找出致病基因,台北榮民總醫院神經醫學中心與陽明大學腦科學研究中心攜手合作,成功找出第22型小腦運動失調症致病基因,可望為第22型症患者提供新的治療方向。
02-2581-1580
台北市中山區南京東路1段86號3樓
(04)2242-7000
台中市北屯區崇德路二段346巷25弄16號
環境的「外溼」加身體的「內溼」夾攻,身...
腦中風可分為血管破裂的出血性中風,以及...
近年來牙科醫療不斷進步,隱形矯正風潮也...
中醫師黃慶雲表示,菜花傳染途徑很多,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