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賴德仁表示,民國107年底台灣失智人口已逾28萬人,由於年節期間失智者走失意外頻傳,未來失智人口快速增加,走失案件也隨之上升,呼籲民眾加入友善天使的行列,主動關懷社區中失智者。
依據定義,視幻覺是在白天清醒時,看到不該看或不存在的人、動物或東西,可能是視覺系統在年老退化過程中出現的自然現象,也可能是神經興奮劑引起的作用,或僅僅是錯覺;而在失智症逐漸盛行的時代,失智患者及未達失智的輕度認知障礙民眾,都可能在自然情況之下出現視幻覺。
調查顯示,7成家屬在失智照顧歷程中曾有輕生的念頭,建議照顧者多使用社會資源,以減少悲劇發生。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統計,造成死亡的照顧悲劇新聞報導逐年增加,自106年11件到107年增加為22件,賴德仁指出,失智者的照顧者屬於高風險群,多1份鄰里關照才能少1個照顧悲劇。
年節本應開心與家人團聚,但因原有生活模式改變,外在環境刺激增加,失智者容易出現發脾氣及混亂行為,或在飲食、外出時容易出現意外,令家人手忙腳亂,甚至產生爭執。台灣失智症協會建議家屬年前預先安排活動與照顧人手,並做好防走失準備,順著失智者,多讚美與鼓勵,讓全家過個平安好年。
每天來到照護中心的失智老先生總是吵著要回家,照護人員發現,他在失智之前喜歡彈吉他,因此,找來一把吉他、音樂、樂譜及歌詞,搭配音樂,老先生就開始彈著吉他,再也沒有吵著要回家。
去超商拿東西不付錢而觸法、將機車騎上高速公路或是逆向行駛、被詐騙集團欺騙當成人頭、亂刷信用卡後無力償還等,家裡如有失智長者最怕遇到這些法律問題,台灣失智症協會提供「失智症法律扶助諮詢服務」,協助民眾解決法律困境。
失智老人家騎機車,竟騎上了高速公路;失智阿公開車至市場買菜,踩錯油門,衝撞路人及機車。類似行車意外一再發生,台灣失智症協會、老年精神醫學會呼籲,交通部建立警示系統,50歲以上駕駛人在短時間內頻出車禍意外,疑似失智應轉介失智共照中心協助,一旦確定中度失智,就應取消駕照。
許多民眾常拿失智兩字開玩笑,但對失智症的認知卻仍停留在癡呆或失能等負面印象。為了打破國人對於失智症的迷思與歧視,衛生福利部宣布今年國際失智症月起跑,以「彰顯失智者能力」為重點,利用「I Can:雖然失智,但我仍可以」影片宣導,希望打破民眾認為失智者總是需要被照護,無法自理生活的刻板印象。
隨著台灣人口結構老化,失智症發生率將會越來越高,去年,總統蔡英文曾說,認識失智症是全民教育的一環,這讓我們不禁要問,政府部會有跟著動起來嗎?我們對失智症真的了解嗎?
善終是一種福氣,但對於失智症患者來說,善終彷彿是一種奢侈。調查發現,失智患者於過世1個月前接受氣管內管插管、呼吸器治療及心肺復甦術急救的風險是癌症病人的4倍以上,他們在抵達生命終點站前受盡折磨。日前知名作家瓊瑤的丈夫平鑫濤因失智症住院,為了要不要讓平鑫濤插管,瓊瑤與平鑫濤3個兒女在網路上掀起論戰。
02-2581-1580
台北市中山區南京東路1段86號3樓
(04)2242-7000
台中市北屯區崇德路二段346巷25弄16號
環境的「外溼」加身體的「內溼」夾攻,身...
腦中風可分為血管破裂的出血性中風,以及...
近年來牙科醫療不斷進步,隱形矯正風潮也...
中醫師黃慶雲表示,菜花傳染途徑很多,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