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潮溼悶熱,除了體內免疫系統所引起的皮膚疾病,環境或微生物所致的皮膚病也很常見,只要天氣變得溼悶,許多體質熱溼或寒溼的人就易溼疹上身,嚴重甚至全身發疹、紅癢難受。
每到夏天,各式美白保養品琳琅滿目,但要選擇適合自己的美白產品可不是件容易的事。鄭愛蓮中醫師指出,近來門診常遇到許多女性患者,因使用含有添加劑的美白產品導致黑色素沉澱,長期使用下來臉不但沒有變白,反而越來越黑...
今年夏天特別溼熱,得溼疹、汗泡疹等皮膚病的病人也特別多。這類病人通常不易根治,只要天氣變化,溼疹就會反覆發作。中醫師表示,除了以中藥調理和藥膏做外部治療外,個人生活作息、飲食習慣也要特別注意。
連日大小陣雨不斷,似乎宣告了梅雨季節正式來臨。空氣中不但溼氣重,瞬間升高的氣溫,蒸發地氣引起溼氣,更讓不少肌膚較為敏感的民眾起了過敏反應。症狀輕微者搔癢脫皮,或是長痘痘、毛囊炎,重者則溼疹、汗皰疹復發,相當...
汗皰疹屬於溼疹類的一種,主因是溼氣代謝出問題,毛孔無法正常代謝體內溼氣,症狀皆為紅腫發炎與熱癢,在中醫學理中稱為「浸淫瘡」。
中醫角度談乾癬病因,多與免疫系統和內分泌失調有關,若再加上壓力大、睡眠不足或氣候寒冷潮溼、外傷、病菌感染,甚至亂服藥物等,都可能會引發乾癬。
聖元中醫診所院長鄭愛蓮表示,肝氣要疏發、肺主肅降,加之脾、胃、腎五氣運行如能正常,人體溼氣和毒氣才能代謝,若代謝不完全,就會在皮膚上長出小紅疹、小水泡。因此,中醫認為,治療富貴手或溼疹最根本的治療方式還是應...
依照中醫的觀點,汗皰疹病人是代謝方面出問題,毛孔無法正常代謝體內溼氣,中藥可使毛細孔張開,讓長期累積在體內的溼氣發散出來,因此症狀反彈是必經過程。許多患者因西醫治療效果不彰,改以中醫治療。但初期不少患者一見...
嬰兒期的溼疹可能是由於母親孕期飲食多寒涼,導致嬰兒胎毒較重而引發溼疹。雖然使用抗生素可立即緩解症狀,但體內溼氣依然存在,因此復發時症狀往往會更加嚴重,建議罹患溼疹的民眾應著重於體質調理,讓溼氣與毒素順利排出...
聖元中醫診所院長鄭愛蓮醫師表示,汗皰疹其實是溼疹的一種,常發作於四肢末梢,如手部、腳底與腳趾縫間,發病時會長出小水泡且伴隨強烈搔癢感,往往是急性且反覆發作,若抓破皮又加上環境潮溼的話,很容易就會引發黴菌感染...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