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發生眩暈,如果治療後若仍無法改善生活作息及壓力來源,復發機率相當高。李宏信進一步表示,像個案中的職業婦女無法站立、頭暈目眩的情況,算是急性發作期,需使用利尿劑來排除體內之鹽份及水份,用以降低內耳壓力,舒...
李宏信醫師說明,大多數腦中風源於血管長期退化造成阻塞,使血液和氧氣無法供應到腦部的各個區域,恐導致中樞神經受到損害,釀成許多不可逆的後遺症,嚴重甚至會危害性命。(健康傳媒 林雁茹/台北報導 2018.03.29)
李宏信醫師說明,眩暈症可分為多種形態,而每個病人的陳述都不盡相同,嚴重的是天旋地轉,讓人無法站立或行走躺在床上,只好打119送到醫院急診,只有是右漂浮的感受左異右側,好像是站立在船上搖晃之感,或源源不絕之感等...
李宏信醫師解釋,一般突發性重聽、耳聾或者失聰,發生的主要原因有兩個,其一為內耳蝸牛體或腦幹血管全面阻塞引起血流不通而內耳神經缺血壞死而失聰,其二為病毒感染,引起內耳神經之破壞 ( 健康傳媒 林雁茹/台北報導 201...
耳鳴的治療著重在內耳循環的暢通,目前有3種治療方式,其一是給予患者清血藥物,以打通內耳血路;其二是利用神經活化營養劑,幫助已損傷的內耳神經再生;其三是阻止血管過度收縮,防止內耳缺血而神經壞死萎縮。( 健康傳媒...
李宏信醫師說明,一般頭暈稍作休息會好轉,但若休息過後仍未能恢復正常,且感覺周遭景物明顯搖晃、無法平衡,甚至可能伴隨噁心嘔吐感、盜汗,就可能是眩暈找上門。( 健康傳媒 林雁茹/台北報導 2018.01.04)
李宏信指出,帶狀皰疹引發耳鳴暈眩必須先針對帶狀皰疹進行治療,其治療原則是使用類固醇,降低病害之急性破壞內耳功能,可用打類固醇來做緊急治療,其治療療程大約7到14天。(健康傳媒 陳鴻謙/台北報導 2017.12.28)
李宏信醫師解釋,急性暈眩症發生當下通常是無法站立,需要緊急就醫,針對急性暈眩症的治療,通常會以利尿劑來排除體內多餘的鹽分及水分,用以降低內耳淋巴液腫脹之耳內壓力。(健康傳媒 陳鴻謙/台北報導 2017.12.13)
李宏信醫師說,重聽雖然不是立即致命的疾病,卻隱藏了許多健康危機及重大疾病之前兆,除了血液無法順暢流通之外,更有可能伴隨著聽力受損,若錯過黃金治療時期,還可能造成失聰等症狀。( 健康傳媒 林雁茹/台北報導 2017.1...
由於眩暈症是屬於內耳血管病變的一種,因此可視為內耳血管發生中風的徵兆。目前也有調查顯示,眩暈常發作的人,之後發生中風的機率,會比一般人高出約2倍,原因在於反覆眩暈、感覺頭昏,往往也代表身體的微血管已經出問題...
關閉